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

給同樣困在這片土地的阿文先生



請容許我很不要臉的跟你聊這些,但我希望你在上海能夠更堅決自己
想法,並且愉快的接受其他人的不理解:

我想成為一個真正的設計師。
設計師不只是一個頁面的結果,它是生活的態度,反覆節制與發散的考
驗。
沒有限制的發想,嚴謹的像科學一般的反覆推翻與驗證,才能帶著強大

滿足感執行,這並不只是各人喜好的呈現,是有目的用作品影響其他
瞭解設計師要傳達的想法。
所以如果設計師在思考一件作品的時候並沒有任何的想法去表達,儘管再
炫麗的外表,說穿了只不過像一張做工精緻的貼紙…。

我想我們都極盡龜毛的挑剔看到的作品和做出來的作品,尤其你對設計更

有一番超乎常人的使命感,自從到了中國大陸,我們面對了各種無理或蠢
或莫名其妙的挑戰,以導致憤怒的對整個環境極度排斥,最近我看了一本
書,其實是舊書,讓我的心情好多了,也得到一些想法,所以想跟你分享。

先從設計的由來開始說好了,在英國,自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開始,因為

器的出現,所以人可以大量的複製、量產所有的物件和產品,也是因為
這樣,摧毀原有對每個物件該有的精緻度﹑美感﹑與想法的深度。
人對這樣的結果感到失望與不滿意,幾位社會學家對這樣粗製濫造的工業
化成果,提出異議,致力於改善量產所帶來的不便性,之後在德國更有包
浩斯的出現..anyway.. 設計的原意本來就是想改善或強化某件事情。

到了20世紀,又因為產品多又越來越精良,為了呈現差異化,所以有了廣

業,也就是現在我們待的行業。

我最近也跟道森聊到這個問題,我認為在台灣的設計師和在大陸的設計師最

大的不同,是在於台灣的設計師面對設計的時候,是以整個生活去覆蓋,而
不是只侷限於一個成品,不是一個LAYOUT好不好的問題,不論是行銷面﹑
策略面…等的廣告用語,其實在台灣的我們是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去學習,並
不像廣告公司,好像給了每個步驟一個很大的帽子,告訴你這叫做腦力激盪
會議[在台灣腦力激盪會議=開週會時候的主題|抽煙閒聊的話題|沒事就
可以轉過去跟同事分享一下的小點子],我只能說,進廣告公司給我最大的
收穫,是強化概念的延伸和深度(因為我以前比較少仔細去想這個問題),
這樣的好處是我們可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,除了設計以外,還有更廣闊的情
感面去影響別人,這是我目前覺得唯一不同的…。

其實說穿了,廣告公司在做的事情,其實就是深化我們原本就理解的原則,

達到更大的效益,只是我們不習慣把設計師本就應該理解的行為與作法,
一副高不可攀的話不斷的嚷嚷,然後說自己多屌多屌,自己是月薪多多少
總監,尤其當他各方面的表現沒有辦法說服我們的時候,呸~~

我對於自己清楚這些以後感到安心,甚至同情那些還不懂這些事情的人,好

像必須要能夠當設計師(並且設計師的工作就是拿現有的素材去拼貼),然
後才能去做廣告,對於想完成的事情,但卻朝著錯誤的方向摸不著頭緒的努
力,是讓我覺得他們值得同情的部分,而有熱血去瞭解設計的本質, 是我們
真正贏過他們的主因…

我最近其實在練習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說清楚,好難喔這個練習,幹…

下次去上海玩再聊好了…幹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LUCA来自:203.156.243.*)2008-03-20 15:37:45
DEAR:紗布
一直以來跟你聊天是我在上海最快樂的時光,你總是能精準的將我想法的雜訊

分類給予我鼓勵與認同,並且以溫柔又不傷害我的方式提醒我目標的方向。
謝謝你! 也謝謝道森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Subrina BLOG [一起當個開朗的小賤人吧]

沒有留言: